第23章 狼狽為奸(上)
關燈
小
中
大
興慶府,西夏皇宮,李秉常正與一眾大臣悶坐。
沒錯,是悶坐,絕對的悶坐!
君臣一起,少說也有百多兩百人,卻是個個成了悶聲葫蘆,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誰也沒有說話,殿上的氣氛極為壓抑,仿佛天塌似的,讓人連腰都直不起來。
一眾君臣個個低垂著頭顱,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兒。
昔日裏的趾高氣揚蕩然無存,有的只是愁容。
就連李宗保和梁熙這兩員重臣重將也是愁眉深鎖,愁得不成樣兒了。經過幾日的調理,二人的精氣神好多了,卻是感受到更大的壓抑。
他們愁的只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如何退卻宋朝大軍。雖說李宗保和梁熙二人獻計,一面調集舉國之兵,與宋軍決一死戰,一面派人與吳驥和談,拖延時間。
可是,他們仍是沒有底。他們與那些只知道沖沖沖的西夏兵士不同,西夏兵士不管那些,打不過還可以鉆山溝,躲到山裏去,宋朝奈何他們不得,照樣逍遙快活。
李秉常、李宗保、梁熙他們的地位、身份與普通西夏兵士不樣,他們能鉆山溝嗎?一旦被逼鉆進山溝裏去做山大王,那就意味著西夏完蛋了,李秉常這個皇帝就失去了帝位,不能再頤指氣使,不能再維持他的威權,他甘心麽?
絕對不會甘心。
李宗保、梁熙這些大臣也是一樣,他們舍不得他們的地位、財富、權力。
他們很清楚,即使調集西夏的舉國之兵,也不見得能打得過宋軍。在他們的印象中,他們深知恢覆血性的漢人有多麽的勇猛、兇悍。唐朝大軍橫行西北,誰是對手?誰與唐朝作對,誰就要吃敗仗。
吐蕃、吐谷渾、回鶻、大食,哪一個不是很強橫?哪一個的實力都超過了眼下的西夏,其結果卻是給唐朝打敗了,吐蕃和大食雖然沒有給唐朝滅掉,卻是吃了大虧。吐谷渾、回鶻更是給唐朝一度滅掉。
還有,橫行歐亞大陸,號稱“七國之主”、“世界的主人”的突厥,也給唐朝滅了。
若是宋軍恢覆了血性,那麽,宋軍的戰力將是極為強悍,非常可怕。而眼下的事實卻是證明,宋軍的血性給激發出來了,西夏舉國之兵也不見得是對手啊。
是以,他們最想的事情莫過於說退宋軍,哪怕是付出一些代價。李宗保和梁熙二人之所以要和談,真正的目的就在這裏,只是出自西夏人的臉面,這才說成是拖延。
和談的確有其誘人的地方,成功了,可以免除刀兵之災。不能成功,還可以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。
問題是,吳驥並非無能之輩,相反的,種種跡象表明吳驥精明過人,肯定能識破西夏的用意,是以,西夏君臣能不愁麽?
“你們說,吳驥他會和談麽?”李秉常終於忍不住了,再次出聲相問。
“皇上啊,這話你都問了上百遍。吳驥會不會答應,我們怎生知曉呢?這得等使者回來就知曉了啊。”李宗保在心裏埋怨,不敢說出來,一顆頭顱垂得更低了。
吳驥會不會和談是關鍵,只要吳驥同意和談,哪怕付出高昂的代價,李秉常也願意。可是,他很清楚,他這奢望能不能實現誰也說不清,因為吳驥占了上風,掌握了主動權,與其和談,不如把西夏給滅了。
可是,從自身的願望來說,李秉常仍是奢望吳驥給同意和談。只要吳驥同意談,那就是一個不錯的開端,一切好商量。
自從使者派出之後,一眾君臣就在關切這問題,李秉常時不時的就會這麽問。一眾大臣誰也不敢回答,就成了悶坐的局面。
“皇上,這事,得等使者回轉,一切自明。”梁熙眉頭一挑,實在不願意如此等下去,這種等待那是折磨人:“若吳驥願與我們和談,一切好商量,哪怕是付出不小的代價也成!”
“是呀!是呀!”
“梁大人說得對!”
梁熙這是第一次挑明了這次和談的真正目的,立時得到一眾大臣的附和與讚同。付出代價使得宋軍退走,他們還能保住自己的地位、權力、財富,比起鉆山溝吃苦劃算得多,再大的代價他們也願意付出。
“若是吳驥不願意與我們和談,我們又該當如何,這才是我們眼下應當商議的。”梁熙不愧是在刀山血海裏滾過來的人,在眼下這種情形下,仍是很冷靜,慮事周全。
“是呀!梁大人所言正是臣之所慮!”李宗保大聲附和:“與其在此悶坐枯等,還不如來議議這事。”
這是正理,不敢有人有異議。李秉常萬分不想議這事,這可是他最害怕的事情,卻是不得不議,只得忍著心驚,道:“若是吳驥不與我們和談,大夏該當如何應對?”
“吳驥若是不和談,我們就調集舉國之兵,與吳驥打上一仗。我就不信,大夏舉國之兵,還打不過吳驥!”
“打,怎生打?興慶府是堅城,可是,比起夏州能堅固多少?夏州給吳驥一鼓作氣而下,興慶府能堅守多久?”
“李靖當年滅吐谷渾,那時的唐軍沒有眼下的宋軍多啊,吐谷渾那麽強橫,還不是給李靖一舉滅掉?大夏雖然強,強得過當年的吐谷渾?”
“漢人血性發作那是雷霆萬鈞!蘇定方滅西突厥,他用一萬人對付西突厥十幾萬人,還一舉斬首數萬。”
“還有李靖,他竟然敢率領三千人沖到頡利可汗的老巢!漢人雖然膽小,我們瞧不起,可是,大夏之地流傳著太多的漢人血性發作的事兒,驚煞人吶!”
一眾大臣你一言,我一語的爭論起來。若是吳驥不同意和談,肯定只有打了。可是,即使打的話,能否打得過,誰也沒有成算。回想起唐朝在西北一帶的輝煌戰例,他們的膽氣就更弱了。
“爭爭爭,你們除了爭,還知曉些甚?”李秉常聽了半天,除了一大堆的口舌之爭外,沒有一點有用的主意,不由得火氣上騰,喝斥起來了。
一眾大臣忙著閉嘴,李秉常心情不爽,砍了自己的人頭也有可能,不能觸這黴頭。
“皇上,臣以為,宋軍來到河西之地,不僅僅是威脅大夏,還會威脅到吐蕃,皇上應當遣一使臣前去吐蕃面見董氈,請求董氈出兵,協助大夏。”李宗何眉頭一掀,猛的想起了什麽,不由得大喜。
“董氈?”
“吐蕃與大夏一向不對付,為了對付大夏,董氈向宋皇稱臣,這些年沒少與大夏為敵,大夏為何要向他低頭?”
“在大夏生死存亡之際,向董氈低頭,付出些代價,也是可以的。可是,董氈若是收了好處,而不出兵協助大夏,反而幫著宋軍,那可怎生辦?”
“吐蕃人最喜歡背信棄義,信不得!”
李秉常還沒有說話,一眾大臣就吵開了。西夏盤踞在河西之地,與吐蕃沒少打仗,這兩國是世仇。要西夏派人與吐蕃和好,一眾大臣還難以接受。
“董氈?”李秉常一下子給提醒了,眉頭一擰,沈思著道:“聯結吐蕃共抗宋軍,倒是一策!雖說吐蕃已經大不如以前了,不象前朝那般強盛。在前朝時,吐蕃擁有數十萬大軍,與前朝在河西之地、在西域大打,曾經一度更是奪取了安西四鎮。眼下的吐蕃雖沒這般強盛,也有十幾萬大軍,驃悍善戰,若能得他之助,我們的勝算就大了。問題是,董氈可信麽?”
說到此處,李秉常站起身來,不住踱來踱去:“董氈這人狡猾如狐,背信棄義,他雖是向宋皇稱臣,卻是數度背叛,擄掠宋境。他若是來到河西之地,從背後下手,那該如何是好?”
吐蕃雖是大不如以前,仍有十幾萬大軍,若是能參戰,這對於處於困境中的西夏來說,無異於天大的喜事。問題是,董氈這人太過狡猾,可不可信?這才是最關鍵的。
“皇上所慮極是有理!臣以為,董氈固然狡猾如狐,卻也知曉取舍。”梁熙思索一陣後,剖析:“宋軍此來,胃口極大,絕不會僅僅滿足於滅掉大夏。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,宋軍還會趁此機會一舉收拾吐蕃,進軍西域。只有如此,方能兵不再勞,師不再舉!董氈精明人,不會看不到這點。皇上,臣以為,大夏應當派出使臣,前去見董氈,商議聯兵之事!”
雖說不是有意為之,在河西之地畢竟一下子擁有二十五萬大軍,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,宋神宗要不好好利用一番,那就不是宋神宗了。如此美事,誰都會大加利用,滅掉西夏之後,再把吐蕃和西域收覆,這才叫完美,只要是個人都會想到的,宋神宗不會想不到。
在這種情形下,董氈不得不考慮吐蕃的前途,很可能與西夏化幹戈為玉帛,共同對付宋軍。李秉常猶豫了一陣,道:“既如此,就派出使臣前去見董氈。帶上一份厚禮。”
“稟皇上,吐蕃使臣到來了!”
他的話音剛落,一個親兵興沖沖的進來,向李秉常稟報。
“吐蕃使臣?太好了!有請!快快有請!”李秉常這一喜非同小可,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了。
吐蕃使臣的個頭極為高大,很是威猛,一步跨進來,李秉常一蹦老高,歡喜得歌唱起來:“是董釗!讚普的親弟弟!哈哈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沒錯,是悶坐,絕對的悶坐!
君臣一起,少說也有百多兩百人,卻是個個成了悶聲葫蘆,你望望我,我望望你,誰也沒有說話,殿上的氣氛極為壓抑,仿佛天塌似的,讓人連腰都直不起來。
一眾君臣個個低垂著頭顱,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兒。
昔日裏的趾高氣揚蕩然無存,有的只是愁容。
就連李宗保和梁熙這兩員重臣重將也是愁眉深鎖,愁得不成樣兒了。經過幾日的調理,二人的精氣神好多了,卻是感受到更大的壓抑。
他們愁的只有一個問題,那就是如何退卻宋朝大軍。雖說李宗保和梁熙二人獻計,一面調集舉國之兵,與宋軍決一死戰,一面派人與吳驥和談,拖延時間。
可是,他們仍是沒有底。他們與那些只知道沖沖沖的西夏兵士不同,西夏兵士不管那些,打不過還可以鉆山溝,躲到山裏去,宋朝奈何他們不得,照樣逍遙快活。
李秉常、李宗保、梁熙他們的地位、身份與普通西夏兵士不樣,他們能鉆山溝嗎?一旦被逼鉆進山溝裏去做山大王,那就意味著西夏完蛋了,李秉常這個皇帝就失去了帝位,不能再頤指氣使,不能再維持他的威權,他甘心麽?
絕對不會甘心。
李宗保、梁熙這些大臣也是一樣,他們舍不得他們的地位、財富、權力。
他們很清楚,即使調集西夏的舉國之兵,也不見得能打得過宋軍。在他們的印象中,他們深知恢覆血性的漢人有多麽的勇猛、兇悍。唐朝大軍橫行西北,誰是對手?誰與唐朝作對,誰就要吃敗仗。
吐蕃、吐谷渾、回鶻、大食,哪一個不是很強橫?哪一個的實力都超過了眼下的西夏,其結果卻是給唐朝打敗了,吐蕃和大食雖然沒有給唐朝滅掉,卻是吃了大虧。吐谷渾、回鶻更是給唐朝一度滅掉。
還有,橫行歐亞大陸,號稱“七國之主”、“世界的主人”的突厥,也給唐朝滅了。
若是宋軍恢覆了血性,那麽,宋軍的戰力將是極為強悍,非常可怕。而眼下的事實卻是證明,宋軍的血性給激發出來了,西夏舉國之兵也不見得是對手啊。
是以,他們最想的事情莫過於說退宋軍,哪怕是付出一些代價。李宗保和梁熙二人之所以要和談,真正的目的就在這裏,只是出自西夏人的臉面,這才說成是拖延。
和談的確有其誘人的地方,成功了,可以免除刀兵之災。不能成功,還可以達到拖延時間的目的。
問題是,吳驥並非無能之輩,相反的,種種跡象表明吳驥精明過人,肯定能識破西夏的用意,是以,西夏君臣能不愁麽?
“你們說,吳驥他會和談麽?”李秉常終於忍不住了,再次出聲相問。
“皇上啊,這話你都問了上百遍。吳驥會不會答應,我們怎生知曉呢?這得等使者回來就知曉了啊。”李宗保在心裏埋怨,不敢說出來,一顆頭顱垂得更低了。
吳驥會不會和談是關鍵,只要吳驥同意和談,哪怕付出高昂的代價,李秉常也願意。可是,他很清楚,他這奢望能不能實現誰也說不清,因為吳驥占了上風,掌握了主動權,與其和談,不如把西夏給滅了。
可是,從自身的願望來說,李秉常仍是奢望吳驥給同意和談。只要吳驥同意談,那就是一個不錯的開端,一切好商量。
自從使者派出之後,一眾君臣就在關切這問題,李秉常時不時的就會這麽問。一眾大臣誰也不敢回答,就成了悶坐的局面。
“皇上,這事,得等使者回轉,一切自明。”梁熙眉頭一挑,實在不願意如此等下去,這種等待那是折磨人:“若吳驥願與我們和談,一切好商量,哪怕是付出不小的代價也成!”
“是呀!是呀!”
“梁大人說得對!”
梁熙這是第一次挑明了這次和談的真正目的,立時得到一眾大臣的附和與讚同。付出代價使得宋軍退走,他們還能保住自己的地位、權力、財富,比起鉆山溝吃苦劃算得多,再大的代價他們也願意付出。
“若是吳驥不願意與我們和談,我們又該當如何,這才是我們眼下應當商議的。”梁熙不愧是在刀山血海裏滾過來的人,在眼下這種情形下,仍是很冷靜,慮事周全。
“是呀!梁大人所言正是臣之所慮!”李宗保大聲附和:“與其在此悶坐枯等,還不如來議議這事。”
這是正理,不敢有人有異議。李秉常萬分不想議這事,這可是他最害怕的事情,卻是不得不議,只得忍著心驚,道:“若是吳驥不與我們和談,大夏該當如何應對?”
“吳驥若是不和談,我們就調集舉國之兵,與吳驥打上一仗。我就不信,大夏舉國之兵,還打不過吳驥!”
“打,怎生打?興慶府是堅城,可是,比起夏州能堅固多少?夏州給吳驥一鼓作氣而下,興慶府能堅守多久?”
“李靖當年滅吐谷渾,那時的唐軍沒有眼下的宋軍多啊,吐谷渾那麽強橫,還不是給李靖一舉滅掉?大夏雖然強,強得過當年的吐谷渾?”
“漢人血性發作那是雷霆萬鈞!蘇定方滅西突厥,他用一萬人對付西突厥十幾萬人,還一舉斬首數萬。”
“還有李靖,他竟然敢率領三千人沖到頡利可汗的老巢!漢人雖然膽小,我們瞧不起,可是,大夏之地流傳著太多的漢人血性發作的事兒,驚煞人吶!”
一眾大臣你一言,我一語的爭論起來。若是吳驥不同意和談,肯定只有打了。可是,即使打的話,能否打得過,誰也沒有成算。回想起唐朝在西北一帶的輝煌戰例,他們的膽氣就更弱了。
“爭爭爭,你們除了爭,還知曉些甚?”李秉常聽了半天,除了一大堆的口舌之爭外,沒有一點有用的主意,不由得火氣上騰,喝斥起來了。
一眾大臣忙著閉嘴,李秉常心情不爽,砍了自己的人頭也有可能,不能觸這黴頭。
“皇上,臣以為,宋軍來到河西之地,不僅僅是威脅大夏,還會威脅到吐蕃,皇上應當遣一使臣前去吐蕃面見董氈,請求董氈出兵,協助大夏。”李宗何眉頭一掀,猛的想起了什麽,不由得大喜。
“董氈?”
“吐蕃與大夏一向不對付,為了對付大夏,董氈向宋皇稱臣,這些年沒少與大夏為敵,大夏為何要向他低頭?”
“在大夏生死存亡之際,向董氈低頭,付出些代價,也是可以的。可是,董氈若是收了好處,而不出兵協助大夏,反而幫著宋軍,那可怎生辦?”
“吐蕃人最喜歡背信棄義,信不得!”
李秉常還沒有說話,一眾大臣就吵開了。西夏盤踞在河西之地,與吐蕃沒少打仗,這兩國是世仇。要西夏派人與吐蕃和好,一眾大臣還難以接受。
“董氈?”李秉常一下子給提醒了,眉頭一擰,沈思著道:“聯結吐蕃共抗宋軍,倒是一策!雖說吐蕃已經大不如以前了,不象前朝那般強盛。在前朝時,吐蕃擁有數十萬大軍,與前朝在河西之地、在西域大打,曾經一度更是奪取了安西四鎮。眼下的吐蕃雖沒這般強盛,也有十幾萬大軍,驃悍善戰,若能得他之助,我們的勝算就大了。問題是,董氈可信麽?”
說到此處,李秉常站起身來,不住踱來踱去:“董氈這人狡猾如狐,背信棄義,他雖是向宋皇稱臣,卻是數度背叛,擄掠宋境。他若是來到河西之地,從背後下手,那該如何是好?”
吐蕃雖是大不如以前,仍有十幾萬大軍,若是能參戰,這對於處於困境中的西夏來說,無異於天大的喜事。問題是,董氈這人太過狡猾,可不可信?這才是最關鍵的。
“皇上所慮極是有理!臣以為,董氈固然狡猾如狐,卻也知曉取舍。”梁熙思索一陣後,剖析:“宋軍此來,胃口極大,絕不會僅僅滿足於滅掉大夏。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,宋軍還會趁此機會一舉收拾吐蕃,進軍西域。只有如此,方能兵不再勞,師不再舉!董氈精明人,不會看不到這點。皇上,臣以為,大夏應當派出使臣,前去見董氈,商議聯兵之事!”
雖說不是有意為之,在河西之地畢竟一下子擁有二十五萬大軍,這是前所未有的大好事,宋神宗要不好好利用一番,那就不是宋神宗了。如此美事,誰都會大加利用,滅掉西夏之後,再把吐蕃和西域收覆,這才叫完美,只要是個人都會想到的,宋神宗不會想不到。
在這種情形下,董氈不得不考慮吐蕃的前途,很可能與西夏化幹戈為玉帛,共同對付宋軍。李秉常猶豫了一陣,道:“既如此,就派出使臣前去見董氈。帶上一份厚禮。”
“稟皇上,吐蕃使臣到來了!”
他的話音剛落,一個親兵興沖沖的進來,向李秉常稟報。
“吐蕃使臣?太好了!有請!快快有請!”李秉常這一喜非同小可,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了。
吐蕃使臣的個頭極為高大,很是威猛,一步跨進來,李秉常一蹦老高,歡喜得歌唱起來:“是董釗!讚普的親弟弟!哈哈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